采用焊接连接的钢结构中,一般厚钢板较易产生层状撕裂,因为钢板越厚,非金属夹杂缺陷越多,且焊缝也越厚,焊接应力和变形也越大。为避免焊接时产生层状撕裂,为解决这个问题,可以好采用Z向钢。我国生产的Z向钢板的标志是在母级钢钢号后面加上Z向钢板等级标志Z15、Z25、Z35,Z字后面的数字为截面收缩率的指标(%)。矿石和水泥磨机中使用的研磨介质(球、棒和衬板)是消耗量很大的钢铁磨损件。
检测钢材抗层状撕裂特性的重要试验方法是,沿钢板厚度方向制取拉伸试样进行拉伸试验,测定钢材断面收缩率驴:值,根据妒:值的大小判断钢材抗层状撕裂的能力。根据钢中硫含量和钢板厚度方向断面收缩率如值之间的对应关系,抗层状撕裂钢通常分为3个级别:硫<0.010%,Ψz>15%;硫<0.008%,Ψz>25%;采用合理的设计和良好的焊接工艺,减小焊接拘束度等也是防止出现层状撕裂的有效手段。硫<0.005%,Ψz>35%。
耐候钢一般采用精料入炉-冶炼(转炉、电炉-微合金化处理-吹Ar-LF精炼-低过热度连铸(喂入稀土丝)-控轧控冷等工艺路线。在冶炼时,废钢随炉料一起加入炉内,按常规工艺冶炼,出钢后加入脱氧剂及合金,钢水经吹Ar处理后,随即进行浇铸,吹Ar调温后的钢水经连铸机铸成板坯。由于钢中加入稀土元素,耐候钢得到净化,夹杂物含量大为减少。耐候钢钢种具有耐锈,使构件耐腐蚀延寿、减薄降耗,省工节能的特性,使构件制造者、使用者受益。
如果层间温度不控制,焊缝区域会出现多次热应变,造成的残余应力对焊缝质量不利。因此,在z向钢焊接的过程中,层间温度必须要严格控制。层间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00-250摄氏度之间。为了保持这种温度,z向钢在焊接时,要求一次焊接连续作业完成。测温方法同预热测温。由于钢材质量和焊接构造方面的原因,焊接构件容易在钢板厚度方向出现层状撕裂,这对沿厚度方向受拉的连接部位非常不利,由此提出钢材在厚度方向上应具有良好的抗层状撕裂的能力。
当构件较长时,在z向钢焊接的过程中,z向钢的冷却速度较快,因此在焊接过程中一直保持预加热温度,防止焊接后的急速冷却造成的层间温度的下降,焊接时还可采取焊后立即盖上保温板,防止焊接区域温度过快冷却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Z向钢加工厂的河南恒腾钢铁于2025/3/17 7:38:42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chengdu.mf1288.com/hnhtgt-2848801788.html